2019年5月22日晚7点,华中师范大学吴克明副教授到法商院101教室做了以“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新解:劳动力流动的视角”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吴克明副教授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现实问题,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持续关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话题。
吴教授首先对报告中的关键词进行了解释,分别解释了“教育收益率”和“劳动力流动”的含义。并对以往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吴教授分析了关于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的两个已有的解释:第一,技术进步说。其逻辑思路来自丁伯根(1975)的“技术进步和教育扩展赛跑”的思想。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造成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由此形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差距扩大。第二,市场化改革说。理论基础来自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认为,在经济的市场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逐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吴教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两种观点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都有道理。
市场化改革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两方面,二者都对教育收益率产生影响,但是前者的研究多,而后者的研究少,即使有(赖德胜),也是间接的研究。所以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这次报告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渐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是因为,从生产效应的角度看,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高等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使高等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从配置效应的角度看,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使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促进了劳动力在企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这使受高等教育者的配置能力获得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从而导致高等教育收益率逐渐上升。
除了对《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新解:劳动力流动的视角》的介绍解释外,吴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首先提出了写好学术论文的四个前提条件和论文选题的四个原则。在报告的最后,吴教授耐心并详细的解答了三位同学的问题和困惑,并且向大家分享了自己论文写作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对同学们提出了美好的寄语。吴教授成果丰富、观点新颖,长期的学术创作中摸索出独有的学术论文写作的经验。
这场报告到场的有我院的刘丽芳副教授以及高等教育学16/17/18级的研究生和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生同学们提供了“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解析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视角。并且为同学们提供了科学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思路。整场报告座无虚席,吴教授的报告层层递进,在场的同学们听的全神贯注、兴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