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简介


        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始于1985年创办的劳动经济专业,1997年开设投资经济专业,2001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3年开设法学专业,2006年成立政法学院,2009年更名为法商学院,2011年开设经济学专业,2019年开设知识产权专业,2022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目前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和金融硕士2专业学位硕士点;法律硕士2020年通过中期考核,法学硕士、金融硕士专业学位2023年已完成专项核验并全票通过。拥有法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经济学(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知识产权、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5个本科专业,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法学)、法学+E(辅修英语)、经济学(CFA方向)、知识产权(辅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特色专业方向。2025年全省高校本科专业监测学院所有专业全A。

       国际合作办学。学院目前有梅西大学金融学“1+1+1”双硕士学位项目、与新南威尔士大学“3+1+X”本硕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3+1/3+2”本硕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留学生在校人数94人。

       党建引领。学院党委下设党支部11个,其中教师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7个,现有师生党员285人,其中教师党员71人、学生党员214人。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打造“1+X”党旗领航党建工作品牌,深入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一融双高”,学生第二党支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已顺利结项,获评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学生品牌。学院共有学生1593人,其中本科生1222名,硕士研究生371名。共有班级59个,其中本科生班级44个,研究生班级15个,配备班主任36名,“1+X”本科生导师74名。学院首创本科生学生工作品牌“1+X”全程导师制已实施20余年,通过实施“1+X”全程导师制,构建“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工作体系,荣获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创新每年研究生学术成果报告会,出台《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与管理办法》,充分调动研究生指导教师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擦亮学科竞赛法商名片,高质量承办2022年“学创杯”省赛,2024年学生获A类赛事国家级奖项57项。积极承办研究生实践系列大赛,其中研究生在首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总决赛中获2等奖1项(共23支队伍进总决赛,双非院校仅2所,我校为湖北唯一1所进入总决赛队伍),有1支队伍进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中(24支总决赛队伍中仅我校为双非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90名,其中专任教师74名,教授11人、副教授34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38%。有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全国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百名高层次人才、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楚天学子2人,湖北省法学会法学法律专家2人,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提名奖1人,武汉市法学法律人才库专家3人,校学科带头人1人,校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骨干人才1人,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湖北省法学会等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执行会长等职务45人次。在蔡甸区人民检察院等部门挂职副检察长3人。

       学科平台。学院拥有宽敞的模拟法庭、专业的案例分析室、经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有藏书丰富的图书资料室等。有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有法学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学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洪山区人民法院、赢时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3个大学生校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10多个,有校内实训基地1个,法律诊所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