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青春,书写在黑板上,回荡在山谷里,在二十二载的春秋接力中薪火相传。有一种选择,名为西部,名为来凤,名为无悔。
在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队伍里,有人奔赴基层,有人扎根乡村,有人投身建设……还有一群人,默默站在三尺讲台,坚守在教育战线上。
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位在《来凤县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25年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通报》中,刚刚荣获“优秀教师”称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想要分享她的心声。
她叫王昳雯,来自湖北武汉,中共党员,武汉工程大学2024级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保留学籍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第二实验中学开展支教服务。

01
初心如磐,跨越山海赴约
2024年8月,王昳雯怀揣教育理想与西部情怀,暂别校园,和队友们一起踏上鄂西南支教征程。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学生,她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角色,但她坚信: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初到来凤县第二实验中学,她担任英语老师,为课堂准备了全英文教学,希望呈现"地道"英语课堂。但是课后,一个学生小声说:“Miss Wang,可以讲慢点吗?我们听不懂。”
这句话让她幡然醒悟。当晚,她请每个学生用小纸条写下对英语课的期待。"希望英语不难学"、"想听懂老师说什么"、"老师不要放弃我"……


“那一刻我明白,支教不是表演,而是要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读懂他们的需求。”王昳雯在支教日记中写道。
02
教学相长,静待花开有声
面对复杂的教学困境,王昳雯没有气馁。在各位前辈的帮助下,她重新审视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州县教研活动,两学期累计听课、评课、研课20余次


由此,她逐渐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坚持鼓励式教育,在每份作业上细心批注:“这个句型很棒!”“进步真大,继续加油!”“书写越来越漂亮了!”……


课堂氛围渐渐活跃。沉默的孩子开始跟读,腼腆的学生主动参加英语情景剧演出。更欣慰的是,班级英语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

王昳雯说:"我不只是在教英语,更是在教他们相信自己。每个孩子都是星星,只要给予耐心和引导,都能散发独特光芒。"
03
淬炼成长,勇担青年使命
2024年11月,她代表来凤县参加恩施州中学精品微团课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题,讲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荣获全州三等奖。

04
失声课堂,见证双向奔赴
2025年4月,王昳雯嗓子严重不适,一度失声。医生要求休息,但她坚持走进教室却无法发声。正焦急时,学生们纷纷起身:"老师,我们来带读!"孩子们主动分工:领读单词、组织讨论……整堂课书声琅琅,秩序井然。

这堂没有她声音的课,却成为她支教以来“听”过最响亮的一课。
05
团队并肩,共助少年逐梦
除教学工作外,王昳雯还与队友一起组织参与了多场活动。

王昳雯和队友一起发起的青春卫生讲座

担任来凤县“润苗杯”中小学生运动会主持人
06
凤城回响,青春无悔选择
临近离别,她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信和礼物。有孩子回信写道:"您是我遇到过最温暖的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们。"

问及支教一年最大收获,她思索片刻:"不是奖状,不是成绩,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孩子的信任、团队的默契、自我的成长。来凤教会我,教育是温暖陪伴,青春是勇敢奔赴。"

二十二载春风化雨,不是故事的尾声,而是梦想的新篇。
在来凤这片热土上,无数个如王昳雯般的名字正熠熠生辉。他们以课堂为舟,以热爱为桨,将来凤的明天摆渡向更灿烂的彼岸。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
他们的精彩,仍在继续;他们的故事,值得永远期待!
转载于青春来凤
https://mp.weixin.qq.com/s/mVDTCTnonfkg2Z3l1sk0NQ